《武汉工程大学学报》  2018年05期 538-542   出版日期:2018-12-27   ISSN:1674-2869   CN:42-1779/TQ
磷掺杂碳化硅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


碳化硅(silicon carbide,SiC)微粉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无机非金属原料,不仅是制备工程材料、功能材料的基本原料,同时也是较理想的增强材料,因此被广泛用于吸波材料、金属氧化物基复合材料和金属基复合材料等领域[1-4]。3C-SiC禁带宽度约2.4 eV,为宽禁带半导体[5],掺杂可以降低半导体材料禁带宽度,低浓度掺杂可显著提高载流子浓度[6],从而改变材料的导电性能,在可见光下催化分解水制氢活性大大提高[7]。高比表面积能很好的满足化学反应中的传质要求。为制备出高比表面积SiC,人们已研究出较多的合成方法,包括溶胶凝胶-碳热还原法[8]、模板法[9]、化学气相沉积法[10-11]、高温自蔓延燃烧法[12-13]、镁热还原法[14]、微波合成[15]等。靳国强等[16-17]以酚醛树脂为碳源,正硅酸乙酯为硅源,通过溶胶凝胶-碳热还原法合成的SiC比表面积达到了47 m2/g~112 m2/g。Lu等[18]以糠醇为原料,草酸作为催化剂,湿法注入SBA-15分子筛中,通过碳热还原法合成了比表面积为159 m2/g的3C-SiC。李镇江等[19]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和气相掺杂法,分别制备了La或N掺杂的SiC纳米线。关于高比表面积SiC及掺杂SiC的研究已经有很多,但由于成本和复杂的工艺限制了其工业化的应用,本文以廉价易得的工业沉淀白炭黑为硅源,葡萄糖粉剂为碳源,磷酸作为掺杂源,通过简单的碳热还原法,制备出了较高比表面积的磷掺杂SiC,较系统地分析了掺杂浓度、煅烧温度对所制备SiC结构和性能的影响。1 实验部分1.1 原料沉淀白炭黑(分子式为SiO2,比表面积为123.4 m2/g,株洲兴隆化工有限公司)、葡萄糖粉剂(分子式为C6H12O6,分子量为198.17,白色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,重庆和平制药有限公司)、蒸馏水、无水乙醇(AR,郑州派尼化学制药厂)、磷酸(纯度为85%,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)。1.2 实验方法按照n(C)∶n(Si)=3.5∶1分别称取葡萄糖(C6H12O6)和白炭黑(SiO2),将白炭黑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均匀,葡萄糖溶解于蒸馏水中;将两种混合液混合;随后将不同掺杂摩尔比(文中掺杂摩尔比均为原料的摩尔比)n(P)∶n(Si)=0,0.01,0.025,0.05,0.075的磷酸与其混合均匀,将混合液进行超声分散1 h;恒温90 ℃水浴加热搅拌,得到糊化物;将糊化物在110 ℃下干燥12 h,在600 ℃于氮气流中保温3 h进行炭化处理;将炭化产物在不低于0.1 MPa的真空条件下煅烧,煅烧温度分别取 1 300 ℃、1 350 ℃、1 400 ℃;在煅烧温度保温3 h后自然降温至600 ℃,通入空气继续保温3 h除去残留炭;自然冷却后取出产物用质量分数为10%的氢氟酸水溶液搅拌浸泡24 h,除去未反应的硅的氧化物最终得到磷掺杂SiC样品。1.3 测试方法采用D8 ADVANCE型(CuKα辐射,扫描速度1 (°)/min,德国Bruker公司)转靶多晶粉末X-射线衍射仪 (X-ray diffraction,XRD)分析样品的物相和结晶度;采用SU3500型(加速电压 15 kV,日本Hitachi High-Technologies Corporation公司)扫描电子显微镜(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,SEM)对其形貌和显微结构进行观察;采用UV-3600型(低速扫描,日本Shimadzu公司)紫外、可见、近红外分光光度计测试样品的紫外-可见吸收光谱(ultraviolet-visible absorption spectrum,UV-vis),并计算了其禁带宽度;采用NOVA2000e型比表面积和孔隙度测定仪(120 ℃脱气2 h,美国Quantachrome公司)通过氮吸附法测试了其比表面积。2 结果与讨论2.1 掺杂摩尔比的影响2.1.1 物相组成 图1(a)是不同掺杂摩尔比 1 350 ℃煅烧所制备样品的XRD谱图,将图1(a)与PDF卡片对照,除2θ位于33.7°附近的肩峰SF外,其它衍射峰均与3C-SiC(#73-0254)吻合,说明所有样品由单一3C-SiC组成。据文献报导[20],SF峰系由SiC堆垛层错所致,其强度与3C-SiC<111>衍射峰强度比ISF / I<111>反应了层错密度。表1列出了对图1(a)谱图进行精修后得到的晶胞参数a和用Debye-Scherer公式计算的<220>晶向的晶粒大小XS<220>。从表1可以看出,所有掺杂的样品的晶胞参数a均小于未掺杂样品,说明磷原子进入SiC晶格形成了掺杂。这是因为磷的共价半径为0.110 nm,Si的共价半径0.118 nm,当磷部分取代Si时[21],由于掺杂原子与相近的原子之间形成新共价键的键长发生了变化,相邻格点会受到一个拉伸的作用[22],导致晶胞参数减小,从变化趋势上看,随着掺杂摩尔比的增大,a先减小,在n(P)∶ n(Si)≥0.01之后,变化很微弱,说明掺杂基本上达到饱和,磷很可能抑制了SiC的结晶,XS<220>持续增大,可能是粒子团聚导致的。表1 掺杂摩尔比对SiC的影响Tab. 1 Influence of doping mole ratio on SiC[n(P)∶n(Si)\&ISF / I<111>\&a / nm\&XS<220> / nm\&比表面积 / (m2/g)\&禁带宽度 / eV\&0\&0.252\&0.435 92\&18.58\&84.4\&2.19\&0.01\&0.188\&0.435 66\&17.21\&70.5\&2.06\&0.025\&0.148\&0.435 14\&17.97\&69.9\&2.03\&0.05\&0.217\&0.435 28\&18.04\&70.3\&2.01\&0.075\&0.231\&0.435 22\&18.30\&71.6\&2.09\&]2.1.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禁带宽度计算 图1(b)为1 350 ℃下不同掺杂摩尔比SiC的UV曲线及通过Tauc plot法估算得到1 240/λ与(Ahv)1/2直线外延求禁带宽度图。表1列出了各组的禁带宽度,可以发现掺杂后的SiC(掺杂组)禁带宽度均降低,但变化均不大,对应XRD可以看出,当n(P)∶n(Si)≥0.01之后SiC的各项指数不可分辨,上下波动很小,可以认为n(P)∶n(Si)≥0.01之后掺杂达到饱和状态。2.1.3 比表面积测试 表1列出了1 350 ℃下各掺杂摩尔比的SiC样品的比表面积,随着掺杂摩尔比的增大,掺杂组的比表面积基本不变,但是均比未掺杂的小。这是因为掺杂组由于结晶缺陷和表面原子作用力等导致粒子团聚,比表面积减小,由于n(P)∶n(Si)≥0.01之后掺杂基本饱和,计算结晶程度在误差允许范围内相差不大,所以掺杂组的比表面积基本不变。2.1.4 形貌表征 图2(a)和图2(b)分别为1 350 ℃下未掺杂和掺杂摩尔比为0.075的SiC的SEM图,图3(c)为原料沉淀白炭黑的SEM图。由图3可以看出:未掺杂和掺杂的SiC形貌变化不大,制备出的SiC基本上继承了白炭黑的结构;掺杂前后SiC的一次粒子平均粒径均在150 nm左右,掺杂前后粒径变化不大。2.2 煅烧温度对掺杂碳化硅性质的影响2.2.1 物相组成 图3(a)为掺杂摩尔比为0.05的SiC在不同煅烧温度下的XRD图,由图3(a)可以看出3种温度下生成的产物均为3C-SiC。其中 1 300 ℃在2θ为21.7°附近有高温方石英的衍射峰,原因是氢氟酸处理时,硅的氧化物还有残留。表2列出了对图3(a)谱图进行精修后得到的晶胞参数a和用Debye-Scherer 公式计算的<220>晶向的晶粒大小XS<220>。随着温度升高,碳化硅晶胞参数逐渐减小,晶粒尺寸相应地逐渐减小,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导致掺杂进入SiC晶格的磷越来越多,从而导致了SiC结晶度变差。2.2.2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禁带宽度计算 图3(b)是不同煅烧温度下掺杂摩尔比为0.05的SiC的UV曲线及Tauc plot法估算得到禁带宽度图,随着温度的升高,禁带宽度降低,但是变化趋势越来越小,说明温度升高对禁带宽度的影响越来越低。2.2.3 形貌表征 图4(a)和图4(b)分别为掺杂摩尔比为0.05,煅烧温度分别为1 300 ℃和1 400 ℃时SiC的SEM图,由图4可看出1 300 ℃时SiC一次粒子平均粒径约为200 nm,1 400 ℃时SiC粒径达150 nm,可以判断随着温度升高,SiC粒径有变小的趋势,这与XRD表征相对应。2.2.4 比表面积测试 表2列出了同一掺杂摩尔比下不同煅烧温度与比表面积的关系,从表2可以看出随着温度升高,磷掺杂SiC的比表面积增大,说明SiC粒径减小,原因可能是温度升高导致SiC晶格畸变,结晶程度变差,这与XRD和SEM分析相对应。3 结 语1)以沉淀白炭黑为硅源,葡萄糖为碳源,在真空条件下通过碳热还原法制备出了磷掺杂SiC,其一次粒子平均粒径约为150 nm,比表面积可达84.4 m2/g,基本上继承了白炭黑的结构及比表面积。2)通过XRD测试可知,最终产物只生成了3C-SiC,相比于无掺杂组,掺杂组的晶胞参数都降低,证明此时磷原子进入了SiC晶格,实现了掺杂。3)随着掺杂摩尔比的增大,磷掺杂SiC的晶粒变化范围很小,对应的禁带宽度在掺杂摩尔比为0.01之后变化不大,掺杂达到饱和。比表面积随掺杂浓度的升高基本保持不变。4)随着温度的升高,磷掺杂SiC的晶粒变小,晶格畸变导致结晶程度变差而禁带宽度随之降低,但变化微小,比表面积随之增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