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武汉工程大学学报》  2015年05期 41-45   出版日期:2015-05-31   ISSN:1674-2869   CN:42-1779/TQ
SI-2树脂对镍离子的静态吸附动力学


0 引 言目前,金属镍的需求在全球范围内明显增加[1-2]. 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属离子,如铜、镍、锌、铬、铁等,这些重金属废水的排放,不仅造成环境污染,也造成了贵重金属的流失. 在这种情况下,必须对金属离子进行回收. 李玲[3]等人研究了亚氨基二乙酸树脂对镍和镁的吸附性能及吸附模型,发现树脂吸附性能好,对镍的吸附既不符合Langmuir模型也不符合Freundlich模型. 肖先念[4]等人用R502螯合树脂对硫酸溶液中高含量Ni2+进行吸附,结果表明,该树脂对Ni2+最高吸附量为26 mg/g. 杨金杯[5]等人采用001×14.5离子交换树脂吸附镍(Ⅱ),结果表明,树脂吸附镍(Ⅱ)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,并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. 本文自配含镍离子溶液,单独研究SI-2树脂对镍离子的吸附,重点考察了树脂对镍离子的吸附动力学特性. 1 实 验1.1 仪器与试剂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:TAS-990,天津市普瑞斯仪器有限公司;红外光谱仪:WQF-410,上海力晶科学仪器有限公司;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:ESCALAB 250XiXPS,北极中西远大科技有限公司;恒温水浴振荡器:SHA-C,金坛市科兴仪器厂;真空干燥箱:DZF-6020,巩义市予华仪器有限责任公司;电子天平:BSA-CW,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;精密PH计:PHS-3C,上海精密仪器有限公司. 盐酸:AR;氢氧化钠:AR;金属镍粉:纯度≥99.9%,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;SI-2树脂:洛阳鼎力环保科技有限公司. 1.2 试验方法1.2.1 镍离子浓度的测定 镍的测定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1912-89. 1.2.2 吸附树脂的预处理 吸附树脂用去离子水充分浸泡,然后用1 mol/L的盐酸和1 mol/L的氢氧化钠溶液浸洗,再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. 树脂外观为黄色不透明球状颗粒. 1.2.3 吸附动力学试验 在锥形瓶中放入0.5 g树脂,加40 mL浓度一定的Ni2+溶液,分别在293、303、313 K温度条件下,于一定时间测定溶液吸光度[6]. 树脂吸附量计算如式(1). Q=■(1)式(1)中C0是初始质量浓度(mg/mL);Ce为平衡质量浓度(mg/mL);V为溶液体积(mL);m为SI-2干树脂质量(g);Q为平衡吸附量(mg/g). 2 结果与讨论2.1 能谱分析采用能谱仪(EDS,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)测定SI-2树脂中元素的种类及含量,结果如图1所示. 图1 树脂的主要化学成分质量分数/%Fig.1 The main chemical ingredient of resin由检测结果可知,Si的质量分数为21.72%,与公司提供的树脂技术指标一致,是无机硅胶型树脂. 2.2 树脂的红外表征 采用WQF-410红外光谱仪对吸附Ni2+前后的SI-2树脂进行红外光谱分析,结果如图2所示. 在3 451 cm-1附近出现OH伸缩振动吸收峰,在1 636 cm-1附近出现C=C伸缩振动吸收峰,在1 098 cm-1附近出现OH伸缩振动吸收峰,在464 cm-1附近出现Si-O伸缩振动吸收峰,说明羟基参加了吸附反应.图2 树脂吸附Ni2+前后的红外光谱图Fig.2 IR spectrum of resin fore-and-aft adsorptions图3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Fig.3 Influence of pH on the adsorption effect2.3 pH对吸附效果的影响 在锥形瓶中放入0.5 g树脂,加40 mL 0.5 mg/mL的镍溶液,调整溶液pH值分别为0.5、1、1、2、3、4、5、6,在常温20 ℃下进行吸附,结果如图3所示. 由图3可知,溶液初始pH由0.5增加至1时,树脂的吸附量明显增加,当pH继续增加至5时,树脂的吸附量达到最高值为33.04 mg/g. 因此,SI-2树脂对Ni2+的最佳吸附pH为5. 2.4 温度对Ni2+吸附率的影响在溶液pH值为5,不同温度条件下,测得SI-2树脂对Ni2+的吸附率η(表1). 考察不同温度下每克干树脂对Ni2+吸附量与Ni2+浓度之比D=Qe/Ce,以lgD对103×1/T作图,如图4所示. 吸附符合温度系数法公式:lgD=-ΔH/(2.303 RT)+ ΔS/(2.303 R)斜率和截距求得ΔH=3.39 kJ/mol,ΔS=73.05 J/(mol·K). 再由ΔG=ΔH-TΔS 98 K时ΔG=-24.21 kJ/mol. ΔG<0,说明吸附是正向自发进行的. 2.5 等温吸附特征在树脂用量为0.5,pH值为5条件下,改变温度,测定溶液中平衡质量浓度与吸附量的关系,并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(图5、表2和表3).由图5可知,随着温度的升高,树脂对Ni2+平衡吸附量(Qe)也有所增加. 温度从293 K上升到313 K,树脂对Ni2+吸附量由2 796.83 mg/g增至2 978.45 mg/g. 说明树脂对Ni2+的吸附是吸热过程.从表2和表3可以看出,SI-2树脂对Ni2+的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,Langmuir方程描述更佳. n>1,说明树脂对Ni2+的吸附过程容易进行.表1 温度对Ni2+吸附率η的影响Table1 Influence of different temperatures on adsorption rate of Ni2+图4 lgD与103×1/T的关系Fig.4 Relationship between lgD and 103×1/T图5 等温吸附曲线Fig.5 Adsorption isotherms 2.6 吸附动力学不同时间条件下,树脂对Ni2+的吸附容量的变化数据如图6所示. 开始阶段Ni2+吸附量急剧增加,随后吸附速率逐渐减缓,2 h后基本达到平衡.表2 Langmuir等温吸附参数Table 2 Parameters of Langmuir isotherms 表3 Freundlich等温吸附参数Table3 Parameters of Freundlich isotherms图6 吸附动力学曲线Fig.6 Curves of adsorption kinetics表4 不同动力学方程的拟合结果Table 4 Fitting results of different kinetic equations2.6.1 速率拟合方程 将图6的数据分别使用一级吸附速率方程、二级动力学方程、液膜扩散方程及颗粒内扩散方程[7]进行拟合,结果见图7(a、b、c、d). 由此计算出各方程的动力学参数见表4. 表中:K1为一级速率常数(min-1);K2为二级速率常数(g/mg·min);K3为液膜扩散速率常数(min-1);Kp内扩散速率常数,C为常数.由表4可知,二级吸附动力学方程最适合描述Ni2+在SI-2树脂上的吸附过程,因其拟合线性相关性最高(R2>0.99),计算得到的Ni2+平衡吸附量也与事实更相符. 图7(c)和(d)显示液膜扩散方程和颗粒内扩散方程的拟合曲线均未通过原点,说明整个吸附过程是多步控制,主要受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控制[8]. 2.6.2 表观吸附活化能 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: lgk=■+lgA整理表4中二级动力学的数据,以lnk2为Y轴,1/T为X轴作图可得图8.图7 不同动力学方程的拟合曲线Fig.7 Fitting curves of different kinetic equations 图8 lnK2与T-1的关系Fig.8 Relationship between lnK2 and 1/T图8中直线的斜率-Ea/R=-184.37,R=8.314 J/(mol·K). 由此可求得吸附表观活化能Ea=1.532 kJ/mol,指前因子A为0.003 9. 3 结 语a.Ni2+在SI-2树脂上的最佳吸附pH是5,饱和吸附量为3 000 mg/g. 吸附过程的热力学参数ΔH>0和ΔG>0,表明此过程为吸热过程并且自发进行. b.树脂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,前者能更好地描述SI-2树脂对Ni2+的吸附效果. c.SI-2树脂对Ni2+的吸附符合二级动力学方程,主要速率控制步骤是液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,吸附表观活化能Ea为1.532 kJ/mol,吸附容易进行.致 谢武汉工程大学测试中心及课题组的老师、同学给予了配合和支持,在此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!